2021年昭平县病虫情报第14期: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1-10-19 来源: 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根据晚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残存基数、历年发生资料、当前气候等综合分析,预计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主要发生的病虫鼠害有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穗颈瘟、细菌性条斑病及害鼠等。具体发生情况及预报如下:
一、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稻飞虱:预计第七代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8.0万亩。低龄若虫高峰期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据我站近日调查,田间稻飞虱百丛虫量最高800头,平均270头;但中后期外地虫源迁入量较大,气候条件及田间环境适宜其繁殖为害。
2、稻纵卷叶螟:第五代轻发生,预计第六代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3万亩。注意抓好后期浓绿田块的防治工作。
3、钻蛀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第三代轻发生,预计第四代三化螟、二化螟均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蚁螟孵化盛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于第四代蚁螟盛孵期与我县晚稻破肚裂胎期相吻合,有利于蚁螟侵入为害。
4、稻纹枯病:目前已普遍发生。据我站近日调查,病丛率20~50%,病株率2.05~18.40%,病指0.89~5.40,前期发生为害比去年轻。但中后期禾苗生长嫩绿,早晚雾露大,田间荫蔽高湿,有利于纹枯病流行蔓延。预计中后期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3万亩,病害流行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5、稻瘟病:前期稻叶瘟轻发生,但抽穗期间如遇时晴时雨或寒露风天气,将有利于稻穗瘟的发生为害。预计晚稻穗瘟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4万亩,穗瘟流行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近年晚稻有零星发生,有一定的菌源,如晚稻中后期遇大风多雨的适宜天气,禾叶易受伤,有利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0.20万亩。
7、农田鼠害:近几年鼠害日渐猖獗,山区田和村边田,鼠害发生较普遍,秋季干燥的气候有利于害鼠取食、繁殖和为害。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
二、防治意见
1、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主要抓好因土看禾施好壮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促进早抽穗、早齐穗,浅水抽穗扬花,后期避免断水过早等措施,使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2、抓住关键时段施药防治,及时控制主要病虫的发生为害。(1)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治钻蛀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穗瘟和农田鼠害;防治钻蛀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关键抓住破胎裂肚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挑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等;(2)10月上中旬主治第七代稻飞虱等。
3、选择使用对口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注意轮换交替使用农药,并确保人畜安全。防治钻蛀性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康宽、毒死蜱、阿维菌素等;防治稻飞虱选用吡蚜酮、噻嗪酮、醚菊酯、吡虫啉、烯啶虫胺等;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岗霉素、苯甲·丙环唑等;防治稻瘟病、稻曲病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咪鲜胺等;防治细菌性条斑病选用噻唑锌、噻菌铜、叶枯唑等;防治鼠害选用敌鼠钠盐、杀鼠迷、溴敌隆等毒饵。
温馨提示:美丽昭平,清洁田园;不乱扔乱丢废弃农药瓶(袋),回收集中处理,保护环境。
原文链接:http://nyncj.gxhz.gov.cn/xxgk/tzgg/t102051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