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2021年昭平县病虫情报第12期:2021年下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2021-10-19     来源: 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根据上半年水稻、茶叶、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及近年发生特点,结合历史资料、品种布局、农事活动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作物种类

  病虫名称

  发生程度(级别)

  发生面积(万亩)

  发生(流行)主要时期

  水稻

  三化螟

  2

  2.50

  7/下-8/上  9/中-10/上

  二化螟

  2

  2.40

  8/上-8/中9/中-9/下

  稻飞虱

  3(4)

  7.60

  9/中-10/中

  稻纵卷叶螟

  2

  2.20

  8/中-9/上

  纹枯病

  3(4)

  6.80

  8/下-9/下

  稻瘟病

  叶瘟

  1

  0.60

  8/中-9/上

  穗瘟

  2

  2.40

  9/中-10/上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1

  0.40

  8/中~9/中

  农田鼠害

  2(3)

  4.20

  9/中-10/下

  茶树

  茶假眼小绿叶蝉

  3(4)

  5.50

  9/上-10/中

  茶卷叶蛾

  2

  1.50

  8/上-9/下

  柑桔

  红蜘蛛

  3(4)

  4.30

  9/中-11/中

  潜叶蛾

  2(3)

  3.30

  秋梢期

  柑桔锈壁虱

  2

  2.20

  7/中-10/中

  柑桔木虱

  2(3)

  2.80

  秋、冬梢期

  蚧 类

  2

  2.60

  7/下-10/下

  炭疽病

  2(3)

  2.70

  7/下-10/下

  疮痂病

  1

  0.60

  7/下-10/下

  蔬菜

  蔬菜霜霉病

  2

  1.60

  11上-12/下

  白菜软腐病

  2

  1.50

  11/上-12/下

  黄曲条跳甲

  2(3)

  1.60

  8/上-10/下

  菜青虫

  2(3)

  1.80

  8/上-10/下

  小菜蛾

  2(3)

  1.70

  9/上-11/下

  斜纹夜蛾

  2(3)

  2.00

  7/上-10/下

  蚜 虫

  2(3)

  2.50

  9/上-12/下

  玉米

  草地贪夜蛾

  2(3)

  0.15

  8/上-10/上

  玉米螟

  2

  0.16

  8/上-9/下

  玉米蚜虫

  2

  0.18

  8/上-9/下

  其他

  农田杂草

  3

  15.60

  8~10月

  

  二、主要依据  

      1.病虫源充足。上半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实况总体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积累一定量的病虫源。二化螟、三化螟虽早稻轻发生,但第四代蚁螟盛发期与晚稻破口裂肚期相吻合,有利其侵入为害;早稻 “两迁”害虫发生比去年轻,晚稻后期会有外地虫源回迁繁殖为害。稻纹枯病早稻发生面积大,田间残留菌核量多、分布广。稻瘟病早稻发生轻,但田间有一定菌源,加上9月中旬以后昼夜温差增大,山区雾露重,将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及流行。

  2.品种布局。今年晚稻种植的品种较多,生育期参差不齐,为稻飞虱等害虫提供了良好的发生繁殖条件。晚稻品种复杂,抗性不一,感病品种(或组合)种植面积大,加上部分品种抗性下降,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3.气候条件。8月下旬~9月份台风多雨天气,有利于外地虫源迁入,田间高温高湿的小生境有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9月下旬后气温逐渐下降,影响农作物根部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抗病力下降,利于病害的发生。

  4.柑桔病虫 夏秋高温干旱有利于锈螨发生危害;9~11月的温湿条件有利于柑桔红蜘蛛的发生;柑桔秋梢期的幼嫩新梢,有利于木虱和潜叶蛾的繁殖为害;果实蝇危害逐年加重,遇台风雨易爆发流行柑桔炭疽病及溃疡病。散户果园管理粗放,树势差,抗性降低。

  5.蔬菜病虫 蔬菜复种指数高,连作时间长,种植面积大,品种多,食料丰富,田间病源多,积累的病虫源基数大;有利于病虫害发生。蔬菜主要病虫有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疫病、菌核病、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

  三、防治意见

  1.各级农技部门要深入田间做好病虫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有效地指导病虫防治。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农作物健身栽培,增强农作物自身的抗逆性。

  3.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生态诱虫板(黄板)、性诱剂、毒饵站、生物防治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4.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时进行适期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适时施药防治,提高防治效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各种病虫的防治方法请参照各期《病虫情报》。

  5.防治水稻病虫害,应切实抓好秧田期和本田期的防治工作。抓好秧苗期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苗瘟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移栽后特别要注意加强田间检查,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株要及时拔除或就地踩入泥中,并从健丛中掰出一部分分蘖苗补缺,同时全田喷洒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虫啉或吡蚜酮加病毒A(或宁南霉素)。

  警示:废弃农药瓶(袋)勿乱扔乱(丢),回收集中处理,清洁田园,保护环境。


原文链接:http://nyncj.gxhz.gov.cn/xxgk/tzgg/t102075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