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通辽市五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 通辽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郑海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肉牛屠宰加工企业释放产能的提案》提案收悉,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肉牛屠宰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对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分析,所提6条建议切合我市实际。关于您所提意见和建议,市农牧局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
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现代肉牛产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不断强化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延长肉牛产业链,提高
附加值,实现肉牛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及时修订出台了《通辽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确保了市级龙头企业的管理有据可依。二是培育一批本地领军企业。加强指导服务,为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环境,从激励政策的制定、项目资金的投入、品牌的宣传打造、公共资源的配套、金融信贷等各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专项特别支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达产达效,做大做强。三是引进知名龙头企业。瞄准大集团、大公司,推动牧原、蒙牛、伊利、认养一头牛、龙玺集团等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通辽,抓住建设科尔沁绿色食品创新产业园的有利契机,力争引进知名深加工企业入园,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呈高质量集群式发展,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不断壮大重点龙头企业队伍。
二、着力拉长肉牛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肉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鼓励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牛肉消费市场,提高牛肉分级技术水平,拓展产品细分市场,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向产业链中下游的制革、骨制品、生物制药等相关产业延伸,努力把肉牛产业打造成我市千亿产值的大产业。
三、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产业化联合体等项目的引导和扶持,激励农企双方不断强化联结,通过发展示范基地、订单种养殖等方式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全市范围内推广已经成熟的产业化联合体、股份合作、流转聘用、订单合同、服务协作、委托养殖等多种实用效果好的创新联结模式。
四、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展销售渠道
为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服务,通过京蒙帮扶对接和推荐农牧业龙头企业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等方式,使我市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直接供应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大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我市绿色农畜产品的价值;连续多年组织各类农牧业企业参加中蒙博览会、绿博会、农交会、内蒙古味道等国内外展会,实现了为企业“搭平台、销产品、推品牌、提声誉、建渠道、抢市场”的参展目的。
五、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建设
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助力企业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荐40家农牧企业拟授权使用“科尔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六、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支持
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农牧企业参加银企对接会,推荐企业申报深化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融资担保贷款项目,加大对涉农涉牧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扶持肉牛屠宰企业发展、推动肉牛产业提档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会根据您的建议,重点抓好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努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肉牛产业化集群。感谢您对农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答复,如有不妥,请指正。
2021年4月10日
签发人:王立恒
联系人:王洪兵
电话:8415107
原文链接:http://nmj.tongliao.gov.cn/nmyj/tzgg/2021-11/02/content_736bdc66839547aea246560bf11931d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