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参机要 > 正文

《铜仁市“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村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解读

发布时间:2021-11-23     来源: 铜仁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铜仁市“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村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解读

  

  一、《方案》起草背景及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农发〔2021〕3号)精神,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经征求市直相关单位意见,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铜仁市“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二、《方案》关注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关于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智慧对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目标任务,利用2-3年时间力争创建1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到2025年,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各项任务,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农产品出村进城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明确了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强化网络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强网络应用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发挥多元市场主体带动作用等10项内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要着重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突出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优势,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依托快递物流、邮政、供销合作社、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点等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推动物流到县、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社区)的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率和覆盖率。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制定生产经营销售计划,促进产销智慧对接和农产品提质增效,建立健全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体系。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充分整合和运用商务、邮政和供销系统的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全市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引导其牵头联合全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带动小农户,统筹组织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认证等服务,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品质把控,加强与省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合作,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市场,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以现有工程项目为手段,加强产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不能另起炉灶,要针对工程实施需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查缺补漏、改造提升。充分利用现有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冷链仓储建设等项目,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切实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利用产地初加工等项目,加强产地预冷、分等分级、初深加工、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和信息采集点建设,提升产地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推动整合县域内物流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率和覆盖率,降低物流成本。四是以农产品出村进城为引领,带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和农村创业创新。充分利用贵州省大数据战略和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优势,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分享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三农”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效率。鼓励各地建设一批农村互联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创客空间、星创天地、创业园区,建立健全市场化促进机制,提供保障条件,全面降低成本,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重点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推广等3项内容。主要是要建立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按照责任分工,形成强大合力。要加强工程实施的指导监督,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形式,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抓好工程建设。要加大对工程实施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村干事创业人员内生动力,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形成良好互动氛围。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学习交流。


原文链接:http://nw.trs.gov.cn/ztzl/aqsczxzzsnxd/202111/t20211119_717312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