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产业 > 正文

苏州启动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 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标准农田

发布时间:2021-11-23     来源: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1月15日,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苏州市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明确将“2021年度常熟市常福街道小义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项目”等15个项目共22013亩纳入首批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实施市级财政“十四五”新一轮较高强度的农田建设奖补,也标志着苏州市正式开启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

  一、深挖耕作潜力,打造宜机适耕示范区。“藏粮于地”,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2020年度全覆盖推进中,苏州各地因地制宜、各出其策整合零散地块,全力扩充高标准农田版图,实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1.99万亩。根据全覆盖的基本现状和建设经验,2021年顺势推进,规划对部分建设年代久远、建设内容不全的粮田地块先行探索改造提升建设,力争旧貌换新颜。各地严格落实平田整地要求,规划条田不小于5亩,高差不大于3公分,拉直田埂,规整田块,大力提升耕作便利度,确保农田宜机适耕。同时,结合现代化灌溉要求,全面推行管道灌溉,释放渠道占地,充分利用每一处土地,极致开发可耕农田,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可耕面积的最大化。

  二、力行灌排高效,打造生态节水示范区。“旱能灌、涝能排”是农田灌排配套的基本建设要求,在旱涝保收的现阶段,推行高效节水、生态排放是现代化灌排的必然趋势。改造提升探索中,各地积极响应低压管道供水建设,一改明渠灌溉输水的蒸发渗漏损失,地下埋管精准输配水入田,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将高效节水落到实处。此外,管道供水促成灌排分设,各地因地制宜,或进行排水沟生态化改造,或建设尾水处理塘,或增设生态浮岛,以实现退水处置,提升水质净化功能。昆山市全面推广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塘的成功经验,示范区项目均规划尾水塘建设,力争实现农田灌溉零排放。各地借鉴出新,配套用水计量、水质监测等设施,全方位保障灌排系统高效运行。

  三、铺就智慧底色,打造智能管控示范区。作为智慧农业国家试点城市,苏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的智能管控建设,以智慧底色点亮鱼米之乡新风貌。各地开发移动APP,建立农情监测机制,探索苗情、墒情、病虫情等方面的“无人岗”,从育秧栽插、病害防控到收割晾晒、烘干仓储再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规划中,常熟市结合当地种业特色,“产、加、销、管”全产业链智能化管控,新建智慧种业管理中心;高新区以改造提升为纲,管道布设时预留水肥一体化接口,配套智慧农业系统,为后续提升完善做足准备。示范区将智能管控纳入建设范畴,持续做强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科技化、机械化。

  四、筑高建设标准,打造带动引领示范区。根据《苏州市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意见》和《关于加快落实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建设项目的通知》相关要求,严把建设标准,首批优选了15个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项目,并要求各地明确时序,挂图作战,增加工作点,拉长工作面,力争2022年水稻种植时灌排工程能够投入使用。各地在确保建设内容的基础上,自加标准自提质量,全面落实道路、绿化、田容田貌等设施建设,以实现功能与景观兼备,改善提升农田环境面貌,打造农业农村共建共享的示范窗口,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苏州样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省率先领先。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dsstny/202111/445028ec3f084c869a520f7b8f376bf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