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奋力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专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廷伟
发布时间:2021-11-29 来源: 绵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绵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工作重点、实施路径,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如何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奠定坚实基础?近日,记者专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廷伟。
□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记者:市农业农村局将如何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张廷伟:市农业农村局坚决把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掀起贯彻学习热潮,通过宣讲报告、专题会、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党代会精神上来。一是召开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准确理解,抓好贯彻落实。二是要求机关各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学,开展集中研讨,把党代会精神学深悟透。三是结合联系督促指导县(市、区)工作任务,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宣讲活动。四是提前谋划明年工作,聚焦粮食、生猪、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谋划好明年“三农”工作思路。
记者:对标“三个一流”,市农业农村局是如何看待的?
张廷伟:我理解党代会提出的“三个一流”,是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新征程上,市委要求全市所有党员干部职工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增强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树立领先争优意识。当前,市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省、市目标任务,全力冲刺四季度,紧盯粮食扩面增产、生猪生产和全国种业强市、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省市乡村振兴考核考评等任务,确保既要完美收官,更要抢前争先。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干部职工将对标“三个一流”,坚持把工作作风摆在突出位置上、把工作任务落实在岗位上、把工作成效写在大地上,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农业农村力量。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为此,市农业农村局在推进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主要目标和措施?
张廷伟:我们将按照党代会提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对接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根据自然资源禀赋,优化我市“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聚资源要素、突出规模效益,重点做好产业空间规划布局,进一步壮大粮油、生猪、蔬菜等主导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抓产业,持续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长链条,打造粮油、蔬菜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猪千亿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以争创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行动,“一园一策”对标先进补短板、强弱项,整合资金、聚集资源,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园区科技水平,提高园区知名度和显示度。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县域经济上奋力突破,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做大做强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打造全国种业强市。未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在种业强市建设方面,有哪些“谋”与“动”?
张廷伟:种业是绵阳农业的最大特色优势产业,前期我市系统性谋划了“1311”全国种业强市建设体系(一个总体方案、三个专项行动方案、一个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一套保障措施),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一是推动生猪种业实现突破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生猪种业高地,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省级生猪种业园区。全面提升3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1个省级核心育种场育种创新能力。二是推动粮油种业实现提质发展。巩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制种基地市地位,提升粮油种子品质、效益和科技含量。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粮油制种基地,确保水稻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油菜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三是推动蔬菜种业实现跨越发展。依托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引导蔬菜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建成省级蔬菜种业园区,力争蔬菜制种基地达到4万亩。同时,同步推进其他特色种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种业强市。
原文链接:http://nyncj.my.gov.cn/zwdt/sjbm/273803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