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开展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捆烧供暖工程排放指标监测为科学评价减排固碳效果提供依据

发布时间:2022-03-21     来源: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16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部署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尤其在2017年12月,国家10个部委联合出台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要求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多层次政策支持,多渠道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全省清洁取暖工作。辽宁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秸秆代煤直燃集中供暖,是村镇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有效的选择。2015年起,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能源环保事业部积极探索示范推广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方式的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开展建设的。采用此技术不仅解决农村采暖用能矛盾,节省了供暖成本,还有效解决大量秸秆直接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实现了清洁取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为做好供暖工程点日常监测工作,用数据印证秸秆捆烧锅炉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3月2日~4日,农村能源环保事业部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委托,选取我省朝阳县和建平县的秸秆捆烧供暖锅炉为测试对象,开展秸秆捆烧锅炉能效检验与排放测试工作。

  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捆烧供暖工程减排监测工作是通过遴选生物质成型燃料和打捆直燃等供暖/供热工程等典型监测点,开展现场调查与监测。开展此项工作具有完善农业生物质能减排监测指标和方法,科学评价农业生物质能在双碳背景下的减排固碳效果,指导农业生物质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专家组先后到朝阳县贾家店、建平县向阳新村两地现场检测秸秆捆烧锅炉的烟尘、SO2、NOX、汞及其化合物、林格曼黑度等排放指标;查验了锅炉的运行功率、日运行时间、燃料用量、运输耗油量、灰渣清运量等重要技术指标并填写了《供暖工程监测点日常监测记录表》,通过核测锅炉热效率、大气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对监测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下一步提出监测分析评价方法,开展农业生物质能减排核算评价,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核算提供数据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fwzx/zxdt/202203/t20220318_45293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