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抢抓农时 育秧保春耕

发布时间:2022-04-19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4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肥东县石塘镇西埂村的邦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育秧大棚内,排列整齐的水稻秧苗延伸到大棚的另一端,地面如同铺上了一条绿毯。一棵棵再生稻秧苗健壮挺拔,叶尖上还挂着水珠,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

  “当前一要控制好棚内温度,防止低温抑制秧苗生长;二要合理补水,当土壤发白,叶片弯卷时即可进行补水;三要补施肥料,促进秧苗生长,每亩秧苗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在傍晚喷施或洒施;四要注意防治水稻恶苗病等病虫害。”肥东县农技中心粮油站站长王宏斌向合作社负责人郑邦金详细讲授水稻秧苗期管理技术。

  “这些秧苗从播种、催苗、移棚到现在才短短10天时间。之前一直担心大棚里的秧苗长得不好,听了专家的技术指导后,对于下一步管理心里更有底了。今后,我们一定精心培育好秧苗,为种植户秋季稳产丰收打好基础。”郑邦金告诉记者。

  据郑邦金介绍,今年合作社共接收2000亩再生稻育插秧订单任务,都是优良水稻品种,合作社自身也要育插300亩再生稻。从3月20日开始,合作社就陆续开展了水稻流水线播种工作,现在入棚秧苗可栽插1000多亩大田。

  摆盘、装土、洒水、播种、覆土、叠盘……在合作社的育秧厂房内,4个工人正围着一条播种流水线紧张忙碌着。不一会儿,几十盘播种好的秧盘便被堆放在厂房的一角,准备进行覆膜暗化催苗。“采用播种流水线进行水稻播种,工作效率没得说,一条流水线一天能播4000盘,可栽插200多亩,既减少了人工劳力,又节约生产成本。”郑邦金说。

  “今年,肥东县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禀赋,因地制宜推广再生稻种植,努力扩大水稻‘一种两收’示范效益,推行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力争实现种植面积1.5万亩。”肥东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王德兵告诉记者。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ddymdzfhjs/dfdt_29065/202204/t20220414_63964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