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通辽市五届四次会议第2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 通辽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李延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您在提案中对我市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非常到位,符合国家、自治区、通辽市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苏木乡镇、嘎查村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稳步提升乡风文明基础,农牧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今年,全市以市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和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百千”示范工程考核指标要求,围绕全市158个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70个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百千”示范工程村、170个城关镇周边村和中心村、128个高效节水示范区所在村和495个公路沿线村五大重点区域集中推进人居环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管护。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加快推广适合干旱、寒冷地区的卫生厕所,稳步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统筹农村牧区改厕和农村牧区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推进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计划建设垃圾中转站9座、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场39座,改造村级垃圾处理场39座;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行动,推广人畜分离养殖模式,推动“牛出院、树进院",集中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乡村绿化美化示范乡村100个。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建立上级专项资金与市县两级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农牧民自筹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已获批2021年中央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个,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000万元。同时,严格资金监管,市旗两级设立专款账户,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程序,减少资金滞留时间,全面提高资金拨付、到位率,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强化日常调度督导。出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调度制度》,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和工作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调度、季调度相结合的分类差别调度制度。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对下一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包联村屯制度,增加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权重,明确了全市90个县处级干部包联1214个村屯,并实行双向考核制度。四是推动立法条例出台。推动制定出台《通辽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强化环境治理,使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维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治理内容和惩处范围,逐步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弥补基层人居环境治理执法空白。目前,《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已列入市人大农牧委专项工作调研,预计明年出台。五是推动农耕文化发展。农耕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弘扬农耕文化,对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拟计划利用5年时间扶持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4-7个,进一步传承文化、见证乡村历史变迁,面向社会开展农耕文化社会教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六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工作简报等载体,以举办培训班、播放公益宣传片、定期推送微信公众号、入户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折页等形式,引导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筑牢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此答复,如有不妥,请指正。
2021年5月26日
签发人:王立恒
联系人:纪凤辉
电话:8354132
原文链接:http://nmj.tongliao.gov.cn/nmyj/tzgg/2021-11/02/content_2e1ebe0eebfb4f3384b9d14fb66055c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