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 强化三要素 打好三张牌 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8 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铁力市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强化政策保障、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三要素”,着力打好基础、效益、特色“三张牌”,初步形成了“产加销、医养游”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2021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16万亩,同比增长37%;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3家,同比增长30%;实现一产产值12亿元,比2018年翻了四番。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打好“基础牌”。铁力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立市主导产业强力推进。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高规格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并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式,创新设立了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定编制、配人员、保经费,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通过“奖补使用一点、政府配套一点、企业支持一点”的方式,积极整合各方资金投资1300万元,创新推行中药材种植补贴、保险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政策池”,有效防范化解种植户因灾亏损、致贫风险。积极参加“哈洽会”“绿博会”“药博会”等大型推介活动,持续叫响铁力道地药材品牌。去年6月,承办了2021首届中国•铁力平贝节暨“寒地龙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中药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对铁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精准把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签约招商引资及产销合作项目28个、签约额达到14.1亿元。
小兴安岭农林北药贸易中心及铁力市平贝种植基地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打好“效益牌”。铁力市拥有较好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区域内野生中药材种类达200余种,总蓄积量50万吨,具有开发前景的药材80余种。“铁力平贝母”“铁力北五味子”“中国铁力林蛙油”先后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性产品认证,“中国铁力人参”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铁力品牌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采取对内带动引领、对外开拓市场的方式,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铁力市成功获批全省唯一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国家补贴资金1亿元;连续三年获批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累计获得补助资金3870万元。发挥上级政策资金优势,整合区域内中药材种植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式种植。鼓励引导葵花药业、四宝生物、东鹿药业等药企,加大人参、林蛙油、鹿茸等地产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深化与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成功落地中兽药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中兽药提纯、萃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增加中药材附加值,推动“中药材”向“中医药”大步迈进。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机遇,累计投资4.9亿元,实施了北药仓储冷链物流中心、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科技服务驿站、数字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全力打造集仓储物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林北药产业集聚地。
三是强化产业融合,打好“特色牌”。依托 “中国天然氧吧”城市、温泉养生、特色民宿等优势,发挥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品牌效益,稳步推进铁力镇中医药特色小镇、神树镇、日月峡镇等康旅小镇的建设。在桃山玉温泉等已开发项目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中药材种植体验、乡村采摘、科普养生等中医药特色环节,开辟医养健康旅游新路线,打造医、养、护为一体的特色康养体系,做优康养旅游产业。充分发挥铁力市国家医共体试点单位效应,建立以公立中医院为主导、社会和基层中医机构共同发展的中医药特色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为“加快打造全省生物经济千亿元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铁力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204/03d6b2b4959b4039bf8ee462b618010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黑河:中俄携手推介 促进企业合作